英国光伏里程碑:太阳能发电首超煤炭
在数据和假设不同的情况下(如进口产品的排放范围、相关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和碳价),结论会有较大差异。
多年来,杂乱无章的电网规划使得美国电力行业正在与现代化脱节,债务上限法案不仅没有包含加快电力传输一类的鼓励条款,反而要求对建设输电线路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今年以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围绕债务违约问题扯皮数月,虽然艰难达成统一,但业界普遍认为,该法案对于提振美国经济影响力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充分暴露出美国在能源、基建等关键问题上始终存在着政治两极化痼疾,导致政策失调、能源监管不力。
然而,由于山谷天然气管道要穿过杰斐逊国家森林、数百条溪流,以及低收入土著社区,从建设初期就遭到当地居民和气候活动人士反对,目前建设已近完工,但仍面临多起环保诉讼。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资料显示,美国1970年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负责对道路和管道等项目进行环境审查,以确保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不损害环境或周边社区,但由于将审批时间以年计算且流程繁琐复杂而屡遭诟病。根据该法案,美国将暂停债务上限问题至2025年1月1日,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开支进行限制,同时削减部分有关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该项目由阿巴拉契亚地区几家最大天然气公司和美国新纪元能源公司合资建设。
反对者认为,这使清洁能源生产商获得了相对于化石燃料的不公平优势,在强化能源安全的大环境中,传统油气同样需要激励,这也是债务上限法案最终落地的一大原因。或影响新能源和电力行业对于债务上限法案给可再生能源和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美舆论普遍持悲观态度。越南政府正在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在国内资源和国际支持下,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
Tibor Stelbaczky先生高度赞赏越南政府对绿色转型的政治承诺和JETP的实施。动员各种资源并创建规定框架以实现目标。陈红河强调,越南有责任与其他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降至零,实施公正能源转型,但需要一种机制来共同行动。越南将JETP视为从发达国家和金融机构获得技术和资金支持以实现公正能源转型的重要渠道。
克里斯·泰勒和Tibor Stelbaczky对越南的访问有助于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关于排放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和JETP的承诺的落实与目前约25吉瓦的装机容量相比,仅2030年设定的目标就将增长4倍多。
据会后发表的宣言,9国确认将充分调动北海能源和工业潜力,争取到2030年将北海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到120吉瓦,到2050年进一步提高到300吉瓦。与陆上风电相比,海平面风阻较小,风能更高,且有地利之优,如通过海路运输大型风机更加便利、风电场不易扰民等,由此成为可再生能源重要一环。如能达成目标,这意味着到2030年北海海上风电可满足1.2亿欧洲家庭的年用电量,到2050年可满足3亿欧洲家庭的年用电量。宣言显示,除设定共同目标,峰会还讨论了电力运输问题,以确保海上风电惠及每一个参与国,另一关键议题为海上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和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连接问题。
当日来自比利时、丹麦、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爱尔兰、挪威和卢森堡的9国首脑或能源部长出席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能源事务委员西姆松亦应邀与会。近年随着欧洲致力能源绿色转型,海上风电被寄予厚望。对欧洲民众而言,100吉瓦约等于1亿欧洲家庭的年用电量。去年5月,比利时、丹麦、德国和荷兰以创始国身份在丹麦埃斯比约举行首届北海峰会。
当时4国承诺到2050年将北海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到150吉瓦,把北海打造成欧洲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工厂。9个西欧和北欧国家4月24日在比利时海滨小城奥斯坦德举行第二届北海峰会,欲抱团大力开发海上风电
东道国和捐助国都可从项目发电中受益。这是欧洲有史以来首次提出的跨境可再生能源招标。
招标将持续至9月27日,届时,成功的项目将有两年时间来完成建设。德国最近的一次招标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回应,(投标量)比1.95GW的地面光伏项目招标量超出了近50%。RENEWFM汇集了来自参与国的财政捐款,并通过招标在愿意成为可再生能源项目东道国的国家分配项目。为了将欧洲可再生能源行业保留在岸,欧盟最近宣布增加资金投入,此外还包括了一部分围绕跨境投资立法的内容以使多个国家受益。近日,欧盟宣布为芬兰的400MW太阳能光伏项目发出招标书,招标项目资金由卢森堡自愿提供。4月25日的信息日会更详细的解释RFP。
RENEWFM的成立是为了鼓励整个欧盟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芬兰将承建此次招标中的中标项目,卢森堡已承诺提供4000万欧元(合4370万美元)融资以支持这一进程,并会最终获得这些项目的部分发电。
此次招标是根据2020年生效的欧盟融资工具——可再生能源融资机制(RENEWFM)发布的,旨在开发规模为5MW-100MW的太阳能光伏项目,总容量不超过400MW。欧盟委员会表示,计划鼓励成员国之间进行更多的跨境可再生能源招标公告还表示,项目必须在完工后数年内产出最低数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
欧盟委员会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首次跨境招标 标志着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一个新阶段,实现了欧洲绿色交易和REPowerEU的目标日本环境省4月21日表示,国内2021年度(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后为11.7亿吨,较2020年度增加2.0%。
日本以外的七国集团(G7)成员国也纷纷转为增长,要实现将气温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上升1.5度以内的《巴黎协定》目标,需要加快行动。与上年度相比,工厂等工业部门2021年度排放量增加5.4%,运输部门增加0.8%,商店和办公室等业务部门增加3.3%,均受到经济复苏的影响。虽然此前的排放量在2013年度达到顶峰后持续减少,但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打击中逐渐复苏,能源消费量增多,排放量近8年来再次出现增长。减去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排放量为11.22亿吨,与作为标准的2013年度相比减少20.3%,距离政府提出的 到2030年度减少46% 的目标依然遥远。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放宽避免外出的要求等,居家时间减少了。环境省负责人指出:国内因经济复苏,(排放量)有所反弹,但比2019年度减少了,对策的效果显现出来
当日来自比利时、丹麦、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爱尔兰、挪威和卢森堡的9国首脑或能源部长出席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能源事务委员西姆松亦应邀与会。去年5月,比利时、丹麦、德国和荷兰以创始国身份在丹麦埃斯比约举行首届北海峰会。
9个西欧和北欧国家4月24日在比利时海滨小城奥斯坦德举行第二届北海峰会,欲抱团大力开发海上风电。据会后发表的宣言,9国确认将充分调动北海能源和工业潜力,争取到2030年将北海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到120吉瓦,到2050年进一步提高到300吉瓦。
宣言显示,除设定共同目标,峰会还讨论了电力运输问题,以确保海上风电惠及每一个参与国,另一关键议题为海上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和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连接问题。与目前约25吉瓦的装机容量相比,仅2030年设定的目标就将增长4倍多。与陆上风电相比,海平面风阻较小,风能更高,且有地利之优,如通过海路运输大型风机更加便利、风电场不易扰民等,由此成为可再生能源重要一环。对欧洲民众而言,100吉瓦约等于1亿欧洲家庭的年用电量。
如能达成目标,这意味着到2030年北海海上风电可满足1.2亿欧洲家庭的年用电量,到2050年可满足3亿欧洲家庭的年用电量。近年随着欧洲致力能源绿色转型,海上风电被寄予厚望。
当时4国承诺到2050年将北海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到150吉瓦,把北海打造成欧洲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工厂南非媒体报道,南非电力部长拉莫豪帕当地时间4月22日表示,在2023年年底之前无法结束南非的限电问题。
他表示,限电问题在今年底仍将存在,不过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减少限电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拉莫豪帕在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全国执行委员会会议上讨论了解决轮流限电问题的计划
评论列表